纪念|汶川地震十二周年,难以忘怀那一幕幕永恒
历史永远铭记这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袭四川汶川,强大的地震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千万人的生命。
地震发生后,成都消防支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紧急调集31个中队,近千名救援人员奔赴都江堰、彭州、汶川、北川、绵竹、什邡,安县、青川等灾区,成为最先到达重灾区、最先救出被埋压人员、救人生还率最高的专业救援队伍。在千难万险的抗震救灾前沿,在最复杂、最艰难、最危险的现场,消防员与抗震大军一道,用忠诚和智慧,用汗水和热血,抱定“救人第一”的执着信念,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从重重掩埋的废墟下,从摇摇欲坠的危楼中,托起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
↓↓↓↓↓↓↓↓↓↓时隔十二年,那一幕幕难以忘怀。让我们铭记这永恒的瞬间,回看这些映像,缅怀逝去的同胞↓↓↓↓↓↓↓↓↓↓

都江堰市,在一间地震后岌岌可危的麻将馆里,时钟挂在开裂的墙壁上,指针指向2点28分。

绵竹市汉旺镇东汽技校,一位学生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遗体后痛哭,她的身后是倒塌的校舍。

汶川县映秀镇,震后的映秀小学成为山坳中的一片废墟。

都江堰市聚源中学,遇难孩子家属痛哭。

消防救援队队员将幸存者救出废墟。

什邡市洛水镇李冰村,山岗上埋葬了108位学生。他们的墓碑,只是一块块砖头,没有名字,只有编号。

消防救援队队员正在争分夺秒搜救伤员。

都江堰市聚源中学,一名家长握着遇难孩子的手。

消防救援队队员在废墟中抢救伤员。

北川县城,北川中学学生李阳在武警官兵帮助下救助被压在瓦砾堆中的同学。

北川县城,被从废墟中营救出的3岁儿童郎铮向救援人员敬礼表示感谢。

都江堰市聚源小学“新校区”复课,孩子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看书。

绵竹市汉旺镇居民区内,大批民房倒塌。

北川县城,一位父亲在经过10个小时的挖掘后,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女儿。

年仅12岁,来自北川的唐静紧紧依偎在心理学专家聂含笑的怀里哭泣。

消防救援队队员正在废墟中搜救幸存者。 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汶川县映秀镇,震后的漩口中学。

汶川县映秀镇,消防员抬出学生遗体,悲伤的家长跟在背后哭泣。

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特勤支队彭浦中队抢险班班长周庆阳救出在废墟下被埋长达100个小时的4年级女生尚婷。

什邡市红旗镇,营救人员正将营救出来的男子转移,该男子已经被困122个小时。

北川县城,北川中学学生们的课本散落在废墟上,救援人员正在废墟上搜救幸存者。

北川县城,救灾战士们用竹轿抬着一名灾区居民。

北川县城,救援队队员在搜寻间隙喝水解渴。

听说大坝受地震影响即将决堤,人们奔跑着撤离北川县城。

余震不断,很有可能引发洪灾,消防救援人员带着灾民迅速撤离到高处。

经过连续的作战的消防救援队队员们成功从废墟中救出伤者。

都江堰市,一束菊花摆放在聚源中学教学楼的废墟上。